梭式窯是一種以窯車做窯底的倒焰(或半倒焰)間歇式生產的熱工設備,也稱車底式倒焰窯,因窯車從窯的一端進出也稱抽屜窯,是國內近十年來發(fā)展最為迅速的窯型之一。梭式窯除具有一般倒焰窯操作靈活性大,能滿足多品種生產等優(yōu)點外,其裝窯、出窯和制品的部分冷卻可以在窯外進行,既改善了勞動條件,又可以縮短窯的周轉時間。但由于間歇燒成,窯的蓄熱損失和散熱損失大,煙氣溫度高,熱耗量較高。而新型節(jié)能型梭式窯改進了窯體砌筑結構,增設了廢氣余熱利用裝置,使這一缺點很大改善。
陶瓷燒成使用的窯爐,它的結構是否合理,不但直接涉及到燃料消耗,而且同產品的質量有密切關系。一座內部結構合理的梭式型窯爐,如果能夠實現氣流循環(huán)順暢,窯內壓力適當,將大大延長窯爐的壽命。現在,陶建筑衛(wèi)生陶瓷生產所用的窯爐,它的結構不斷改進,顯示出更加合理化的特點。
如新型的節(jié)能型梭式窯爐,視窯爐容積大小,在窯內同一水平面交錯布設四條或六條噴射式高速火道,用液化石油氣作燃料的梭式窯,其燃燒室已由窯的墻外移到墻內制品旁,改變了燃燒窯的結構,有利于高速噴射下火焰直接進入窯內,打破傳統(tǒng)陶瓷窯爐以自然流動為主的工作狀態(tài),利用壓力造成高速氣流的引射作用,使氣流再循環(huán),形成率流,強化煙氣對流傳熱過程,使窯內溫度均勻上升,使制品出現快速、均勻的加熱,大大地節(jié)約了燃料的消耗,取得明顯的節(jié)能效果。
其次,選擇窯爐時,窯爐的結構要有合理的尺寸。因為窯爐的尺寸大,單位產品占有的散熱面積小、熱耗小。如果窯爐的尺寸過大,窯內溫度不易均勻,燒成時間長,熱耗增大。再者,若產品結構、裝燒方法不變窯的長、寬、高比例不同的同樣容積窯爐,其燒成時間和燃料消耗大不相同。依據實際測算,若梭式窯的高度增高50mm,則上下溫差加大30℃、燒成時間增加并小時,燃料消耗每窯次增加5-8%。反之,同樣容積,若窯的長、寬增加,高度降低,燒成效果不會出現上述的情況。
所以,在進行梭式窯窯爐設計時,在不影響燒成產品品種、生產規(guī)格等條件下,窯的長、寬尺寸可適當增加,其高度應偏低為宜。這樣既可減少窯內上下溫差,又能縮短燒成時間,達到節(jié)約燃料的目的。